新闻与事件

别让视疲劳发展为近视,这些护眼指南请收好!

发布时间:2025-03-21 15:59:16 浏览次数:53
一、什么是视疲劳?
视疲劳(又称眼疲劳)是眼科常见疾病,表现为用眼后出现眼干涩、胀痛、视物模糊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引发头痛、恶心等全身不适。它并非独立疾病,而是由眼睛本身因素(如近视、散光等屈光不正)、环境因素(光线过强/过弱、屏幕闪烁)和全身因素(神经衰弱、熬夜)共同导致的疲劳综合征。

特别提醒:长期视疲劳可能加速近视发展,而近视患者因需过度调节,也更容易出现视疲劳。


二、视疲劳的常见症状
若出现以下2种或以上症状,可能已处于视疲劳状态:

1. 眼部不适:眼干涩、异物感、眼皮沉重、胀痛或灼烧感;
2. 视觉异常:视物模糊、重影、字行重叠;
3. 全身反应:头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恶心呕吐。

青少年需警惕:假性近视可能因视疲劳发展为真性近视,而近视加深也会加重疲劳感。

三、科学缓解视疲劳的5大方法
1. 用眼习惯调整
• 20-20-20法则:每20分钟看6米外物体20秒,放松睫状肌;
• 保持正确姿势:屏幕距金年会离眼睛50cm以上,避免躺卧用眼;

• 调整光线:避免强光直射或暗光环境,屏幕亮度与背景光协调。

2. 物理缓解
• 热敷+按摩:42℃热毛巾敷眼10分钟,配合眼保健操缓解肌肉紧张;

• 人工泪液:干眼时使用无防腐剂滴眼液,避免揉眼加重疲劳。

3. 环境与饮食改善
• 增加户外活动:每天2小时阳光下的活动,促进多巴胺分泌,延缓近视发展;

• 补充护眼营养:多吃胡萝卜、蓝莓、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A、叶黄素的食物。

4. 及时干预与检查
• 定期检查:每3-6个月监测视力、眼轴长度,建立屈光发育档案;

• 科学矫正:近视后需佩戴合适眼镜,OK镜等新型防控手段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。

5. 心理与作息调节
• 减少精神压力:通过冥想、运动缓解焦虑,避免因心理因素加重疲劳;

• 保证充足睡眠:每天7-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刷手机。

总结
视疲劳是眼睛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科学护眼需从细节做起:多看远处、少盯屏幕,合理休息、科学矫正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青光眼、角膜炎等潜在眼病。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  • 0755-21012591